close

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周國平《人與永恆》: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楚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源於無意中突破了這界限。」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個「刺蝟法則」,也就是「心理距離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有一個安全距離,這個距離正是所謂的「界限感」。 無論是朋友之間,還是親人之間,想要相處愉快,就要保持界限感。 ... 01 畢淑敏在她的書《教養的關係花園》里說: 「要學會和我們的父母親密無間,傾聽而不唯命是從;和我們所愛的人唇齒相依,緊密而不混淆;和我們的孩子亦師亦友,慈愛而不包辦;和我們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遺憾的是,許多人都會忽略相處中的分寸感,越是熟悉親近的人,越容易突破最後的界限,於是各種麻煩和衝突不斷。 在婚姻中更是如此。因為婚姻看上去是兩個人的結合,但背後牽扯著兩個家庭中各種複雜的關係,讓你剪不斷理還亂。 許多婚姻的破裂,不是因為夫妻之間日益變淡的感情,而是毀於家庭關係中界限感的模糊。 ... 02 讀者楊女士是一個傳統的女子,她原以為這段婚姻,會一直這樣陪著自己,直到人生的盡頭。 不曾想,在婚後的第5個年頭,她就徹底地失去了婚姻,也失去自己最愛的兒子。兒子不滿4歲,被判給了前夫,她每個星期,只能擁有他一天。 兒子幼兒園8點上課,但他每天都睡不夠,總是遲到,可是,每個星期天早晨他7點就醒了,打電話催楊女士去接他。 每一次天色晚了,楊女士要送他回前夫家,他總是找各種理由賴著不走,好不容易哄著到了家門口,他又抱著媽媽不放手,聲淚俱下像生離死別。 楊女士並不想離婚,但前夫對她動了手,這是她在婚姻中的底線。她也知道再美好的單親家庭,也比不上一個完整幸福的家。 可是,她更明白,女人一旦放棄了底線,那麼她將面臨無底的深淵。一個悲傷的母親,怎麼能教育出一個幸福的孩子? ... 03 前夫出身單親家庭,父親在他1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因此前夫和母親、妹妹三個人的感情非常好,甚至讓楊女士隱隱有些妒忌。 小姑子自小缺乏父愛,在哥哥和母親的寵溺下長大,養成了一身的壞脾氣,書讀不好,工作也是一團糟,早早就嫁人了。 任性的她在婆家過得並不開心,結婚沒多久就和婆婆鬧得一地雞毛,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時間住在娘家。 後來,有了孩子之後,她收斂了一些,沒想到在不久前,竟然和婆婆因為一些瑣事,大打出手,她的丈夫忍無可忍,斷然離婚。 小姑子也受夠了在婆家的生活,丟下孩子分了一些錢回了娘家。正因為有了一些錢,她也沒想著去工作,整天待在家裡和婆婆家長里短。 ... 04 其實這世上真正的壞人並不多,但就算是兩個好人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夠相處愉快,更何況一家三代5口人,擠在100平方的狹小空間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思想認識和生活習慣,有著不同的出發點和思維方式,想要完全和諧,一片安寧根本就不現實。 尤其是原本就脾氣不好的小姑子,又處於情緒的低谷,各種無理取鬧的事情層出不窮,作為小姑子眼中的外人,楊女士首當其衝。 作為女人,作為嫂子,楊女士很體諒小姑子當下的心情,所以一再地忍讓。可是她不是聖人,她也有脾氣,忍受一時容易,忍受一世太難。 她將心中的委屈向前夫訴說,想要換回一些安慰,可是前夫卻一個勁地讓她忍讓,讓她要識大體,後來次數多了,前夫反而責怪她多事。 小姑子有多無理取鬧?有一次,楊女士進小姑子房間拿自己的東西,正好被小姑子回來看見,小姑子面無表情,說嫂子你別亂進我房間,然後重重把門關上。 ... 05 還有一次,楊女士做飯時,在湯里加了一些蝦米,小姑子筷子一丟賭氣不吃了,還在婆婆面前說楊女士是故意的,明知道她會過敏。 雖然楊女士確實不知道,還是被婆婆和前夫說了一頓。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忍了,小姑子不但在婆婆面前搬弄是非,讓婆媳關係緊張,就連哥哥面前也是一樣,挑撥離間。 楊女士穿得稍微漂亮一點,她就裝著開玩笑說,和誰去約會啊?偶爾公司聚餐,她也在哥哥面前說三道四,仿佛她真的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楊女士真的不明白小姑子這麼做,對她自己有什麼好處。爭寵嗎?也不是,婆婆和前夫在她離婚後,幾乎把她寵上天了。 小姑子大半夜想吃小龍蝦了,在微信里一說,前夫就屁顛屁顛地開車去買,可是楊女士平時叫他下樓買瓶醬油,他都懶得去。 ... 06 楊女士很抑鬱,感覺這個家已經無法讓她放鬆,也讓她沒有了歸屬感,和前夫的感情也日漸平淡,除了兒子之外,她找不到可以支撐下去的信念。 當婚姻中的無數瑣碎細節雞毛蒜皮,像稻草一根根的壓在她身上,她內心深處也明白,只需要一個爆點就能點燃一切。 那天,楊女士在家準備飯菜,兒子不知道把小姑子什麼東西弄壞了,小姑子可能受到什麼刺激了,竟然揚手打了兒子一下。 兒子不知道了受了驚嚇還是真的痛了,大哭不止,這一幕正好被楊女士看到,她一下子無法控制情緒,忍不住聲音大了一點。 小姑子就和她吵了起來,後來就相互推搡,再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還好前夫和婆婆及時回來,才將兩個人分開,但此時兩人的臉上都已經掛彩了,婆婆心疼不已,不分青紅皂白地就責罵楊女士。 ... 07 楊女士氣頭上,當然不甘示弱,又吵了起來。 於是,就有了前夫加入戰團,對她動手的那一幕,在那一瞬間,她簡直不敢相信一切是真的,那個許諾終身的男人,竟然對自己動手,而且還當著兒子的面。 哀莫大於心死。楊女士當即提出離婚,前夫有些悔意,但小姑子接口道:「嫂子,離婚就離婚,你嚇唬誰?」 雖然楊女士對兒子有千般不舍,萬般虧欠,但她還是離婚了。 離婚後不到一年,前夫又結婚了,找了一個二婚的女人,聽以前的鄰居說,這個二婚女人很強悍,前夫被管得服服帖帖。 小姑子和這位新嫂子也大吵大鬧過好多次,現在被趕出娘家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婆婆和前夫經歷過一次婚變,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維護小姑子了。 沒有界限感的小姑子,自己的婚姻不幸,也搞砸了哥哥婚姻,很快也得到報應。 ... 伯特·海靈格說:「家庭悲劇的最大來源,就是家庭成員關係的錯位。」 這種家庭成員關係的錯位,就是源自於界限感的缺失,在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突破界限就是走向盡頭。 董卿在《主持人大賽》中曾說過: 「傷害和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她人,有時候也意味著毀滅自己。」 家庭成員原本屬於利益共同體,彼此間的傷害怎麼可能會有贏家? ... ​願每個家庭中的成員,在與親人相處時,都能保持尊重,不忘彼此的界限,共同維護家庭的和睦。 家是一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END--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作者:沉吟至今,自由撰稿人,用文字行走江湖,用筆尖觸碰心靈,用溫暖照亮人生。

 

 

內容簡介

  出身金門,軍旅生涯四十餘載的黃奕炳將軍,在解甲歸田後,退而不休,持續不遺餘力地宣揚故鄉文化。除致力金門史蹟保存與申請世界遺產外,也不時舉辦相關講座,並且更親自撰寫自己的金門家族故事。

  繼出版瞭解金門人的歷史──《落番與軍眷》後,本書沿襲核心,繼續書寫金門故里伊人與鄉心鄉情,記述故去的親人,祖祖輩輩;走筆金門老宅洋樓、食衣住行、童年記趣、炮戰印象、落番傳奇等。

  本書從黃將軍的家族故事出發,橫看,是現代金門風土人情集錦;縱看,是金門歷史與人文的演進縮影。作者真摯溫情的筆調流瀉字裡行間,關懷鄉土之心溢於言表,篇篇故事值得細細品味與珍藏。

本書特色

  ★出身金門的黃奕炳將軍,記述祖祖輩輩;走筆金門老宅洋樓、食衣住行、落番傳奇等,記錄金門故里伊人與鄉心鄉情。
  ★作者真摯溫情的筆調流瀉字裡行間,關懷鄉土之心溢於言表,篇篇故事值得細細品味與珍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奕炳


  金門人,年少是太武山下赤腳放牛的牧童,及長負笈臺灣,投筆從戎,先後畢業於陸軍官校正45期、政戰學校政研所、臺灣大學國發所。服務軍旅逾40載,曾歷任重要軍職如:陸官校學生部隊指揮官、金防部第三處處長、烈嶼守備區指揮官、陸軍高中校長、國防大學教育長、陸軍步訓部指揮官兼步校校長、國防部人事次長,常務次長、陸軍第十軍團兼第五作戰區指揮官等。

  2013年夏季退伍後,在大南汽車服務四年餘,現任職榮僑投資公司,仍繼續為國效力,服務袍澤。出版有《落番與軍眷》一書,今再出版《故里鄉情》,未來續有《軍旅憶舊》之撰寫計畫。
 

目錄

【推薦序】儒將解甲 書寫故里鄉情/陳德昭
【自序】細說家鄉故事

輯一 故里伊人
家族塵封的故事:三叔公祖
寂寥山路:先祖父卓奢公
「土驢三嘶」傳奇
鹽戶之子:華房始祖廷講公
金門歷史的遺珠:司馬公黃雄的故事不識字的俺娘
惠安姑丈
我的俠客二哥
大表姊翠金
小萱回家了!

輯二 鄉心鄉情
汶源宮風獅爺傳奇
「思源第」家族故事館
「慶餘居」的故事
黃卓彬洋樓一頁滄桑
暗夜砲聲―紅與黑的印記
海峽上的月光
紅眠床
「食」在有情,念故鄉
金門童年記趣之「菸與狗」
老街上的蓮霧樹
再見!木麻黃

【後記一】子婿燈傳奇/王素真
【後記二】兩口鐵皮箱的故事/王素真
【附錄】汶水黃氏華房「思源第」的家族故事
 
 

推薦序

儒將解甲 書寫故里鄉情


  允文允武的黃奕炳將軍,是我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的學生,如果順利,這個夏天應該可以獲頒學位。

  黃將軍在四十餘載的軍旅生涯中,精研部隊戰訓、軍事教育、軍備與人事、領導統御等專業,曾歷練國軍各階層重要軍職:陸軍官校學生部隊指揮官、金防部第三處處長、烈嶼守備區指揮官、士官學校校長、國防大學教育長、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指揮官兼步兵學校校長、國防部人事參謀次長、陸軍第十軍團兼中部作戰區指揮官、國防部常務次長、陸軍副司令及國防部總督察長等職,軍事學經歷完整,勳績顯著,在軍界表現頗有好評。

  我與黃將軍是同鄉世交,家兄德禹,曾在政戰學校政研所碩士班授予《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舍弟德新,在政界與時任國防部常務次長的黃將軍,迭有業務往來,對其素養與為人均甚熟稔。我早些年在金門同鄉會中和黃將軍相逢,便鼓勵他來銘傳攻讀博士,因為他出身陸軍官校,又擁有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與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的雙碩士學位,政治、軍事領域,有一定的素養,如能以其醇厚文化底蘊再修得博士學位,眼界將更寬廣,生命意義更臻新境。

  果真,黃將軍一退伍便來報考銘傳大學應中所了。始終如一的為學態度,認真執著、務實誠篤;報考前,黃將軍自學研讀過去不曾探究的文學史論科目,提報未來研究方向在譜牒和僑鄉文學,鑽研深入,十分完備,予人印象深刻;入學後,謙遜低調,敬師樂群,修習學分、撰寫報告、提交論文、參與學術研討會等等,無不全力以赴,各科成績均列優等,堪稱表率,備受年輕同學們敬重,深得我心。

  黃將軍昔日軍務倥傯,卸下軍服後,仍在退輔會投資之事業單位任職,在職進修博士之餘,不忘關心故鄉公共事務,擔任「金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為戰地史蹟之保存維護,戮力不懈,回饋家鄉;同時間,黃將軍也在家鄉金門營建「家族故事館」,且秉持為家族寫歷史、為先人留足跡之使命感,著手撰寫家族源流、先祖小傳、家族建築史蹟、故里民俗軼聞、戰地憶舊等等,確為認真又勤奮的有心人!《落番與軍眷》是黃將軍家族書寫的第一本書,現今的《故里鄉情》算是其金門故事集的續集了。《故里鄉情》裡所寫,是他對祖先暨已逝家人的孺慕與思念,還有家族老建築的故事與鄉里奇聞趣談、鄉景回憶。令人感動的是,黃將軍研讀族譜和家族、宗族文獻後,持續不輟用心書寫家鄉和親族故事,還願意將其見聞與家族發生的故事,與親友及讀者分享,殊屬難得。這不僅是黃氏一族的家族史,也是金門地方發展史的史書別冊,一定要珍惜、留存,而且用力推廣!「晉乘楚杌」猶存其名,金門的《故里鄉情》豈可輕忽?

  我以鄉親黃將軍為榮為傲,他細說家鄉故事的《故里鄉情》,是一冊金門人的生命故事,平淡中有真情,雲淡風輕的悠乎歲月裡有壯闊奇景,值得一讀再讀,故特為推薦。

銘傳大學講座教授兼校務顧問/陳德昭

自序

細說家鄉故事


  我生長在金門太武山下的汶浦水岸。小學畢業前,從未去過島鄉首善之區的金城;國中畢業前,也沒有離開過閩南九龍江口那座烽火連天、被軍管禁錮的小島。印象裡兒時的家園,除了沙美街市的喧囂,不外雙落老宅前南瓜蔓生的菜園,汶水溪畔綿延到金沙溪口的澇埕、開闊的斗門溪園一方方錯落有致的番薯壟或高粱田,以及入夜漆黑一片的宵禁和不知何時會欺身而來的砲擊。歲月很遙遠,但記憶很深刻。

  國中畢業後,負笈臺灣。高中畢業即投考軍校,展開長達四十餘年的軍旅生涯,此期間隨著職務調動,四處飄流,卻從來沒有機會輪調返金。迄民國八十六年,承蒙時任金防部司令官的老長官陳鎮湘上將提攜,徵調出任防衛部第三處處長,才得一償返鄉服務的宿願。但包含烈嶼守備區任職的時間加總,我在金門的時間還不足三年,旋即派任陸軍士官學校校長。因此,我對於家鄉的認識和印象,大致停留在青少年時期;對於家族的過往,也僅來自長輩記憶的口耳相傳,當下聽過也記下了,但歲月流轉,大部分故事片段都在時光的淘洗中,慢慢地淡忘,難免有一絲絲遺憾。

  調任士校校長時,胞兄奕展寄來一本家族族譜稿,並陸續寄予一些家族歷史文獻或書籍,惜因個人軍務倥傯,根本無暇展讀。一直到民國一○二年夏季,我從軍中退伍,且奉家父章掘公之命,籌建家族故事館―【思源第】,必須蒐整相關文史資料,繪製《家族世系表》、《黃氏遷徙圖》、《落番路線圖》等圖表,才將書櫃塵封已久的族譜取出,對照珍藏近兩百年來的「僑批」(族人落番南洋往返家書)―《長春書柬集》、歷代鬮書(分家析產協議書契)和相關重要文獻等,逐頁詳加研讀。研讀過程中,一則深受先祖族人前仆後繼、血淚斑斑的奮鬥史跡所震撼與感動,再則也慚愧自己對家族歷史的冷漠與無知,遂下定決心,期望運用有生之年,秉持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的原則,以口語說故事的形式,逐筆紀錄個人所知、所見的家鄉、家族故事。

  我寫作的規劃順序,人物是從自己最親近、最熟悉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和兄姊開始,上追信而有徵、具代表性的歷代遠祖(如紫雲開基祖守恭公、紫雲同安始祖肇綸公、汶水華房開基祖廷講公、汝州司馬雄公等),嗣再逐步向外輻射到一些我所懷念的已逝親人(如:三姑丈、翠金大表姊、姪女懿萱等),目的是留下他們所曾走過的足跡,其中有我濃郁的孺慕與眷戀,景崇之情與縈懷之思。

  在事物方面,則是敘述家族各棟建築物起造的歷程(如:慶餘居、黃卓彬洋樓、思源第),交代人物與建築的關係,揭示建屋時安居、顯親和思源感恩的不同意涵;其次,敘述個人印象裡的鄉情鄉景,如:汶源宮風獅爺、雀榕、木麻黃、老街蓮霧樹等,一些看似平凡存在身邊的事物,卻蘊藏著巨大的變遷和哲理,不到某種年紀、不曾經過某些人世的滄桑,是很難理解的。此外,我回憶了幾件較特殊的過往經驗,如:共軍砲擊、搭登陸艦橫渡臺灣海峽等,在大時代裡,那僅是庶民的經歷與感受,就算是留給後人參考的紀錄吧。個人並且在書後,附上自己研讀族譜和家族、宗族文獻時所歸納的筆記,如:汶浦黃氏的落番故事、汶浦黃氏源流,但願家族與宗族的親人,在瞭解祖先出生入死、披荊斬棘、蓽路藍縷的奮鬥故事後,跟我有著一樣的感動、感佩與感恩。

  退伍這幾年來,我持續完成家鄉和親族故事書寫,概有四十餘則,其中少部分已配合【思源第】落成典禮(民國一○四年季秋),先與內人素真的文章合併,以《落番與軍眷―陸軍副司令黃奕炳的金門故事》出版。於今再擇二十一篇,以《故里鄉情》為名結集出書,感謝秀威資訊科技公司的謬愛和協助,才能使這本金門島鄉一個尋常家族所發生的故事,有機會與眾親友及讀者們分享,個人深感榮幸與珍惜。

  個人經常在想:在汨汨流淌的生命長河裡,個人只是小小的水滴,無足輕重;但在家族傳承的鏈接裡,卻是不能割捨的一環,在無限小和無限大之間,如何才能彰顯生命的意義,的確是一個重大的課題。我的祖訓是「敬天法祖」,敬畏上天,才能提醒自己舉頭三尺有神明,不可行惡;效法先人,則在鼓勵自己和後人見賢思齊,激發血脈裡冒險犯難、經略四方的宏觀遠識和志向,無忝所生。

  我只是一個退伍軍人,不是作家,也沒有生花妙筆,更沒有所謂「立言」的宏願。個人把自己定位為「說故事的人」,現在細說祖先、家鄉的故事,將來回憶軍旅生涯的點滴,慢慢寫,細細說,行文不想陡奇瑰麗,但求通順存真,於願足矣!深信小水滴經年累月積蓄,也會匯集成溪流,不容小覷。

  我經常鼓勵親朋好友、同袍及同事寫故事,閒暇時信手將身邊的人事物記下來,紀錄至親、先人事蹟,也為自己的人生白紙黑字留下印記,以不枉此生。在細說家鄉故事《故里鄉情》一書出版之際,個人還是要再次呼籲:「大家都來寫故事!」這是一件有意義又有趣的工作,人生豐富精彩、歷經大江大海者,固有可觀之處,但看似庸碌平凡、平淡無奇者,亦有溫馨感人情節。試想:駑鈍如我,尚可結集出書,應該可以帶給大家更大的勇氣與更多的動力吧。祝福大家!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6664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4頁 / 14.8 x 21 x 1.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暗夜砲聲─紅與黑的印記】
 
鄉籍藝術家李錫奇大師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作《八十回顧展》,開幕時我也與會細細品賞,有幸恭逢其盛。有人說:「李大師創作的元素,很多來自故鄉金門。」確實,在大師的版畫裡「紅黑底蘊展現廣大安定的磅礡氣勢」,「黑」溯源於戰地長夜漫漫的宵禁、黑色布幕下的燈火管制;「紅」則象徵著島鄉大地上炙熱的砲火與汨汨流淌的鮮血。是啊!走過那段歲月,紅與黑,一直都是我們內心深沉的傷痕,也是島民鮮血與烈火、堅忍不拔的印記。
 
鮮血與烈火的砲擊印記
 
沒有歷經戰爭殘酷的錘鍊,不知道和平的可貴;未曾身沐遍地烽火的洗禮,難以體會生離死別、痛苦難當的煎熬。沒有聽過砲彈擦身而過的尖銳呼嘯響聲,無法瞭解生命無常的恐懼;沒有被漫天砲火追擊、踉蹌逃命、那能領略生死僅僅一線之隔的經驗?未經家園破碎、至親好友傷亡,怎會珍惜家人團圓、平安的美好?……。正如西哲叔本華所說:「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同樣的,沒有經過戰亂創傷和磨難的人,也無法理解歷劫歸來者對於和平與安定的渴望。我們的島鄉,以蕞爾小島,有史以來歷經諸多戰亂洗禮,曾經承受數十萬發重砲轟擊、島民挨過逾四十年軍管生活,邇來雖然砲聲已渺,戰地政務解除多年,但撫今追昔,仍有太多不堪回首的記憶。
 
打從我出生,以至成年,對岸的砲擊聲,始終如影隨形伴我成長,甚至遠離家鄉負笈臺灣,也曾迭次在暗夜砲聲的噩夢中驚醒,夢裡故宅老屋煙塵四起,隱約聽到祖母大聲驚呼著:「了,緊走!緊走啊!」耳畔那緊急催逃的聲音,讓我醒後久久難以入眠。雖然兩岸砲聲戛然而止已經將近四十年,眼下小三通往來舟楫如織,往昔壁壘分明的對峙,早已不復見,但回想當年每逢砲擊的夜晚,咻咻砲聲和落地後的爆炸聲,彷彿死神穿越長空而過,或黑白無常步步進逼,而我們只能瑟縮戰慄、忐忑不安地躲在防空洞中,細數每一發或近或遠的砲聲,壓抑緊張不安的情緒,靜靜渡過漫長、無助的煎熬與等待。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7R5GmxP.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570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頭份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烏日暴食症的中醫治療桃園復興三餐正常,免節食中醫減重方式大里腹部瘦身中醫診所
潭子穴位埋線中醫診所 后里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南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下半身瘦身有成效苑裡內分泌失調發胖的中醫減肥門診 新竹減肥中醫推拿法 新竹埋線減肥體驗效果佳的中醫診所龍井減肥中醫門診諮詢 太平針灸減肥中醫診所 西屯中醫埋線推薦的中醫診所神岡減重諮詢門診 造橋中醫減肥埋線 桃園八德中醫埋線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dtj7iwhvp 的頭像
    tdtj7iwhvp

    tdtj7iwhvp的部落格

    tdtj7iwhv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